查看: 2209|回复: 2

美,你喜欢“花瓣诗”吗——《形象诗美学》书稿[100]

  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9-29 15:36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美,你喜欢“花瓣诗”吗——《形象诗美学》书稿[100]

(第十三章 新诗赏美// <13>大卫树《轻轻,轻轻,拍着我的江南入睡》)


OOOPIC_hanmingyiqqq_20091012b8f12ed872cec607.jpg

作者:山城子-李

1

美,你喜欢“花瓣诗”吗?请别奇怪我的问话

山,当然喜欢。也不奇怪你与那位专利花瓣诗的大卫树有缘
正是你《北美枫》上读了他的十四行才顺便长期将我的手儿牵

美,或者说就是从他的诗中,才把我朦胧心仪着的你,猛然发现
才有这四年零四个月的并肩徜徉放逐网络赏诗的文五百二十余篇

山,那咱们就拿出来纪念性地复习一回吧
同时也以这第一百题,为《形象诗美学》书稿做个庆典:

从断桥到断桥到断桥,一路都是断桥,西子湖就累了
躺在江南的枕边,在艳水三千媚山三千的怀中, 你疲倦地笑着
山也烟雨濛濛, 水也烟雨濛濛,你笑得我心疼而忧伤, 我也烟雨濛濛
那些美丽的沧桑作了窈窕的胭脂,你开始有着丰腴的红唇白齿的历史
我徘徊在你心事曲折的长廊,一唱三叹地念着你的名字:,,
你潜伏水底,偶然给我一个惊艳的水泡,我却想拥有是你整个水下的城市
从天堂奔跑向天堂,从伊甸奔跑向伊甸, 从爱奔跑向爱,你真的累了
轻轻,轻轻,拍着我的江南入睡, 抱着我的鱼儿入睡,我和你眠成永远
不惊,不惧, 不忧, 不怨,不慌,不怠,不嗔,不怒,不悲,不喜,不恨,也不求
我游动在你的鱼的腹地的深处,吻着拥着爱着,乍惊乍喜地天人合一着
西湖夜绮旎谴慻,水草温柔,月色欲死欲仙,我和你缠绵着水,,
我的动脉爱和你的静脉情组成着爱不能分离的心脏,我也博动着你
从每一条道路,从每一个渡口,从每一个农村和城市,从每一个人能走到的地方
我也博动着你,我更灿烂着月亮,恒星,圣殿,不朽,诗篇,传奇,百合,一切只是因为你

(大卫树《轻轻,轻轻,拍着我的江南入睡》/十四行)




2

美,四年前我就说“真的,读了一首好诗”
说“这样的兴奋与享受,不可能把感受升华到哪一种或哪一家的理论上去

只能记下一些美感及对的寻源”(这就是对你的猛然发现)

美,好诗,永远只能是“这一个”,小燕子就是小燕子,紫薇就是紫薇
大卫树的这首“花瓣诗”,外在特点是长长的诗行
内在特点是细腻情怀的悠长,往复大气韵味的悠长
一旦走进,就走进了一条花的小径,花瓣儿缤纷摇曳,浓郁扑鼻的花香
我是一小步一小步认真地徜徉,不愿意出来



3

美,读了第一行,我就被这现代“荒谬”的手法叠印出来的“断桥”迷醉了
而这“荒谬”,是通过古诗常用的复沓、拟人、用典
等传统修词格来完成的。传统的底蕴就这样被镶嵌
“断桥”这个“关键词”来自中国民间爱情传说《白蛇传》
这样的叠印,就叠印出了中国的特色,中国特色的江南
叠印出了民族性的鲜明与鲜艳

美,第二、三行修长绵密的行走,对爱人悠长的情怀就开始很大气地流淌了

大气是通过组合意象“躺在江南的枕边,在艳水三千媚山三千的怀中”实现
三个“烟雨蒙蒙”的反复,将“心疼而忧伤”的情感,共鸣在大自然
(江南的山山水水)。传统性依然,民族性依然。


山,你的意思是说大卫树虽然形式上采用了西方的“十四行”
但从内容到语言,却都是中国的传统,保持了民族性的特点
我很理解新诗相对于曾经的欧化,这非常重要的沿革、全新的转变


4

美,4-8行较为整齐地排列着长阵依然,真挚的情爱情深意长地舒展
看这些新鲜意象层出不穷:“美丽的沧桑”、“窈窕的胭脂”
“红唇白齿的历史”、“心事曲折的长廊”、“惊艳的水泡”
一连串的异配短语的活用张扬着现代气息;而“鱼”的单词反复
“轻轻”的叠用,“累了”“入睡”、“奔跑”的复沓
“天堂”、“伊甸”、“爱”的回环,以及比喻、拟物、排比、排偶
等十余种修辞格的运用,使作品无处不有传统与民族底色的支持


5

山,我也体会到了诗文本的民族传统意味很浓。比如
“艳水三千媚山三千”、“烟雨蒙蒙”、“红唇白齿”“眠成永远”

以及9-14行中的“不惊,不惧”“不悲,不喜”“乍惊乍喜”
“天人合一”、“旖旎缱绻”等都带了从中国古诗文中化出的翩然
读这诗,我明白了一首好诗,美诗,有生命的诗,有魔力的诗

就一定是一个特点强烈手法巧妙意象新鲜语言美丽的精品
而又兼具传统的审美、厚实的民族文化底蕴、浓郁的现代气息
大卫树就给我们做了榜样,这样的美韵这样的美感这样的美丽


(57行)
2010-9-29于文化村
发表于 2010-9-29 16:03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一首美诗,一篇美的解读和升华!反复读诵,受益匪浅!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9-29 16:19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