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2188|回复: 3

[选稿] 10-11《中成评论》栏目选稿跟贴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11-21 16:48:1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10-11《中成评论》栏目选稿跟贴

(编审)与诗为伍、山城子。

选稿编辑:中成评论分区及所属版主

分类:

*阅读与欣赏
*美学进行曲
*文学自由谈
*中成原创主题评论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1-23 13:5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*阅读与欣赏

木芙蓉品读哑榴《秋天,回家》
文/ 木芙蓉

《秋天,回家。》
文/哑榴

霜雪来临之前,时光最美。每时每刻开出思想的花朵。
梨花开了。白霜降落下来,梨花谢了。梨花明知没有结局。她的盛开令人感动。
人间花开花落,不也如此,哪怕羸弱,病态,不合时宜——
顶着寒霜,不怕凋零,藐视死亡,说开就开了。它们都是时光怜悯的花朵,结果的,没有结果的,回家吧。
秋凉了,水浅了……

山芋地里,露出膨大的红薯,太阳晒青的马铃薯。朴素的真理总是藏在一层很浅的泥土下面。
地里的藤蔓一天天枯萎,像那年轻的村姑变成了瘦骨嶙峋的老妪。
走在一层白霜的田野,进入地窖越冬。谁的内心里都知足。
小村里,炊烟升起,一天一天,儿女足下,欢声笑语,无怨无悔,多么温暖啊。

河水越流越缓慢。鱼儿回家。夜晚听见水边,水中央群鱼的弹鳍,
那么快乐的歌,只有夜行人听见。它们经历过那么多风浪,世间潮起潮落。
长大了,归来,等着秋天的网。

秋天,回家。天外的游子,高粱举着红红的火炬,苹果们上了列车。
野草洒落一地草籽,枯草丛中躲着青菜。
蒲公英远嫁,我们回家吧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010,9,28



木芙蓉解读:

从来就能被哑榴的文字感动,这次依然。文字的组合足以令人情不自禁赞叹:好一个秋天回家,一气呵成的痕迹,丰富的意象,对大自然的深度热爱,流动着暖暖的音符。这样的散文诗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读,都是唯美的,陶醉其中,并学习和欣赏!

1、霜雪来临之前,时光最美。每时每刻开出思想的花朵。
——————起笔不凡,告诉读者“你”眼里的最美是时光,它开出思想的花朵,这个通感窥见了“你”积极向上的心态,不管时光是否会老,执着地跟着时光一路包容花开的温暖。很明亮的内心,读之欣然。
梨花开了。白霜降落下来,梨花谢了。梨花明知没有结局。她的盛开令人感动。
人间花开花落,不也如此,哪怕羸弱,病态,不合时宜——
顶着寒霜,不怕凋零,藐视死亡,说开就开了。它们都是时光怜悯的花朵,结果的,没有结果的,回家吧。
——————要说“你”思维如何走向思想深处的,这里的意象梨花使用恰到好处,因为时光的花朵与人类同步,也有喜怒哀乐,生死从容,“你”感动了,我们被“你”感染了。文字一旦往深处走去,就赋予了灵魂,梨花一开一落的动感莫不是人间的“过客与归人”?是的,“结果的,没有结果的,回家吧。”

秋凉了,水浅了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六个字,仅仅六个字,铺垫得如此淡然,或者说这段的结句那么打通天机和心脉。秋水长长,再浅也是活动的。。。

2、山芋地里,露出膨大的红薯,太阳晒青的马铃薯。朴素的真理总是藏在一层很浅的泥土下面。
——————因为秋水浅了,看到的景象会是什么呢?哦,朴素的真理诞生在泥土里。“山芋地里,露出膨大的红薯,太阳晒青的马铃薯。”睿智的串词,令谁也会折服。至少我是想不到使用这种手法,写实中腾挪出反衬的灵光。
地里的藤蔓一天天枯萎,像那年轻的村姑变成了瘦骨嶙峋的老妪。
——————事实如此,让枯萎的藤蔓循着生命的迹象思索一个人的衰变,这里用村姑变老妪来表现,至少使文字立体化了,饱满的思绪,读着像秋天的油画,凹凸不平。
走在一层白霜的田野,进入地窖越冬。谁的内心里都知足。
——————形象生动,却一反常态地安心?是故意还是“你”的坦然如地窖一般可以容纳严冬酷暑?这里思维跳跃,有点使人疑问的感觉。但回答是肯定的,很有肌理的诗思。
小村里,炊烟升起,一天一天,儿女足下,欢声笑语,无怨无悔,多么温暖啊。
——————所以“你”眼里永远落不下乡情的温暖:一连串的四字排列,通俗易懂,却耐人寻味。试想一个对村庄眷顾的人,他的内心又多么实诚?感谢淳朴的“你”!

3、河水越流越缓慢。鱼儿回家。夜晚听见水边,水中央群鱼的弹鳍,
那么快乐的歌,只有夜行人听见。它们经历过那么多风浪,世间潮起潮落。
长大了,归来,等着秋天的网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无疑,“你”是饱经风霜的人,通过河流,鱼,察觉视线里的声响。这样的画面,或许不是一般的安排,属于懂点艺术,也会手执画笔的人才能做到的。“长大了,归来,等着秋天的网。”空间感很强,所谓的张力体现完美。

4、秋天,回家。天外的游子,高粱举着红红的火炬,苹果们上了列车。
野草洒落一地草籽,枯草丛中躲着青菜。
蒲公英远嫁,我们回家吧。
——————收尾这段,在置顶帖里粗读一遍就被震撼了。转来当时的感受:
一读就知道是一气呵成,多少顺畅和诗情画意,特别喜欢最后结尾:
“秋天,回家。天外的游子,高粱举着红红的火炬,苹果们上了列车。
野草洒落一地草籽,枯草丛中躲着青菜。
蒲公英远嫁,我们回家吧。”————描尽了游子的拳拳之心,而这里的表现手法全部是意象的转换,或者亦可认为是拟人化吧,一切只为丰富的内心情感服务,高粱、苹果、草籽、蒲公英、青菜各自饰演秋天温暖的角色,是“我”饱满的大自然情怀,是“我”回家的喜悦。2010-9-28 03:42




爱的港湾,一个沧桑男人的渴望——千灯千寻评论哑榴诗作《给爱人:血珠》

     文/千灯千寻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【给爱人:血珠】:

  文/哑榴

一。

一粒血珠,是我生命之疼痛。
自始至终它珍藏我心。

世间的钞票,黄金,钻石,都无法与之媲美,
它让我的心灵始终保持安宁。

有了它我不再相求与万物。

二。

当我微笑着,
拖着疲惫酸痛的躯体回到家里,
看见一双漠然的眼神——

如同掉进了冰窟一般,
我感到所有的追索毫无意义。

再苦,再累,让我回到家里。
从恋人的口中说出一句温馨的话语,
我便会感到一天所抛洒的血汗有所值得。

三。

不要过高的估量与我,
让你们总是收获失望。

请忽略我的小小的劣迹,
请放大我的卑微的荣誉。

请体谅我的昨日的苍白,
请用红色的热情点燃一个男子的信念。

只有一颗包容万事万物的心,
才能孕育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。

四。

我放低姿态恳求你的谅解,
只想努力化解暗藏在我们内心的怒气。

我还得去努力去挣一些养家糊口的血汗钱,
请在我回家的路途等候我——
让我诉说在外面受到的怨气。

我明白无论自己做的多么卖力,
成效总是甚微——
不要嘲笑,请说出一句贴心的温柔。

五。

双目看穿,泪已成空。
请让我明白——
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苦与痛都是值得的。

即使未来不幸被沉埋于污泥烂潭,
在我的“迂腐无能”的壮硕之蚌体,
一粒血珠早已珠圆玉润。

六。

一粒血珠——
那是恋人的眼神,
她轻轻说话的语气。

2010.6.7。草成。


近日心血来潮,关注起爱情诗来了。看到哑榴的这首《给爱人:血珠》,以为是爱情诗。看过后,才觉得,这不是一首爱情诗,或者说,不完全是一个纯爱情的文本。而是一个疲惫男人对爱的港湾的一种渴望。我正研究纯爱情的文本。但因为答应了妙妙,所以,还是来解读下一吧。不妥之处,还请哑榴和妙妙见谅。

血珠,这个意象,是这首诗的中心。是作者对美好爱情,或者放大了来说,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设想和向往。是作者心血之痛的结晶。“自始至终它珍藏我心”无比珍贵,拥有了它,不再作它想,心,找到了家的感觉。安宁。

许,这只是作者的梦想。不是现实。
第二节,我们可以看到了,现实的残酷,现实始终没有梦想的美好。作者的失望,作者的无奈,一览无余。失落的情绪,游荡在作者的心中。痛苦,可想而知。人生活着的目的,拼命工作的意义何在?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伤痛的心,失魂落魄的样子。善良的人,也会为之心痛。这时,多需要爱的港湾里,有爱的小船,来载着我们的主人公,轻轻的飘荡。能够有一双温柔的小手,来轻抚他的额角的泪痕。

第三节,作者向现实中的人发出了呐喊。“不要过高的估量与我”,“请忽略我的小小的劣迹”,我也仅仅是个平凡普通的人。请理解我,宽容我。这里,作者其实表达了对爱的“另一半”要彼此理解的请求。是呀,爱就是要彼此理解,才能幸福。现实生活中,因为夫妻不理解而造成的悲剧太多太多了。爱,千岁,理解,万岁。男人,其实需要包容,需要鼓励。这是天下为人之妻需要明白的。只有这样,才能点燃信心,“孕育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”。

第四节,是对双方不睦生活的进一步描述。是对要怎么相敬相处的一种渴望和祈求。其实,“我”要的并不需要太多,只需要晚归时一句“温柔贴心的话”。恋爱中的人,婚姻中的人,你能够明白吗?

五,六两节,是前面的继续和升华。“双目看穿,泪已成空”,所有的伤痛,过去的让它过去。面向明天,“一粒血珠早已珠圆玉润”。这里,依然不是作者的现实,而是祈盼。
“一粒血珠——
那是恋人的眼神,
她轻轻说话的语气。”
这,只是“我”小小的祈盼。一个沧桑的男人的祈盼。


这组诗,作者正因为是“草成”,急就章,却让我看到了情绪如潮的澎湃。情感溢荡,不亚于钱塘春潮。也可以看出,哑榴是性情中人。因为不熟悉哑榴的生活现状,所以,我也并不能完全走入作者所营造的这一情绪的场景中。或者说,这是否就是哑榴兄现在的真实生活写照。但不论如何,送上我的祝福和祝愿。无论是爱情,还是生活,小满在既,丰收在望。万顷的麦浪,带给我们所有人希望。
愿我们每个人,都有幸福的“爱的港湾”

2010-6-8临屏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1-23 14:00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*中成原创主题评论

“更易平仄”是美篇——赏美《白乐天(哑榴)游谪仙新楼有感(之三)》
文/山城子


最喜欢马甲【蜀】白居易年轻活泼的舞姿,真是姿彩翩跹,快捷轻盈,舞步忽今忽古,飘而扎实,逸而急切,青春之火一般地燃烧。

太白建聚仙楼,他乐天乐颠颠前来道贺,其感接三连四,喜得太白手舞足蹈,频频喝彩。那真叫美呀,不信随手翻到那“之三”:


平生醉饮一江水,
诗性狂发乱辞添。
池边春柳无心插,
峰极大鹏有志巅。
不耻声律法古意,
更易平仄破今川。
新潮滚滚遏巨石,
惊雷猛劈句不凡!


首联似乎真身自述,又何尝不是兼说史上诗仙那些不羁格律的歌行作品的特点呢?“醉饮”“狂发”两个意象的联翩,极似李白大气豪放的风格。

颔联对偶中的“池边”与“峰极”,“有志”与“无心”,对得极工。“春柳”与“大鹏”也工,而名词活用为动词的“巅”(登顶之意)与动词“插”,也是工的。这联喻说太白不欲成为诗人而成了诗人,有志济世而努力登攀。

颈联借发真身自己的为诗观点——我听他心底的声音是说:不怕别人耻笑我不懂格律,但取法古体还是可以的嘛!因为我大河一样汹涌的诗情,是不可以被太拘束的格律所羁绊的呀!这联也对得极工。

尾联说的是新诗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,巨石是阻挡不住的,一如惊雷而劈,这本身的诗句,就是不断出新的呀!

所以用四联而说,因为我认定这样写,也应当就是一首七律了。所差不过是稍有平仄不合而已。

从开头看,应属于首句平起不入韵式。其规定格式为:

-=ⅠⅡ==Ⅱ,ⅠⅡ==ⅡⅡ=。

ⅠⅡ-==ⅡⅡ,-=ⅠⅡⅡ==。

-=ⅠⅡ==Ⅱ,ⅠⅡ==ⅡⅡ=。

ⅠⅡ-==ⅡⅡ,-=ⅠⅡⅡ==。

而这首首联仅第二行第六字不合;颔联以后整体窜到首句仄起入韵式了:

ⅠⅡ==ⅡⅡ=,-=ⅠⅡⅡ==。

-=ⅠⅡ==Ⅱ,ⅠⅡ==ⅡⅡ=。

ⅠⅡ-==ⅡⅡ,-=ⅠⅡⅡ==。

-=ⅠⅡ==Ⅱ,ⅠⅡ==ⅡⅡ=。

也稍有不合。妙哉——两式嫁接而成新律!其实就是崔颢的《黄鹤楼》首联也是不合律的,但比起那些合律的,要名气多了!可见乐天真身的主张与实践,是很可取的。

-(平而可仄);

=(必平)

Ⅰ(仄而可平)

Ⅱ(必仄)


2010-11-19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11-23 14:31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上所选,敬请站长、管委、总编、编委、及各位斑竹浏览——都有权删掉山城子选的不合适的,而添加更美的!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