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1698|回复: 3

说说你的诗观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7-12 00:16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新诗发展到今天,特别是网络诗歌的兴起,新诗的普及与繁华从表象上看已远远超越了当年朦胧诗派,但从实质上,其代表性、思想性、影响力有哪个可比当年的顾成、芒克,后来的海子、西川?有人说这是迷失的一代,有人在呼唤回归,而有人的则认为这是活力的一代,是创新的一代。
  现代新诗当前“流派”纷杂,甚至出现了“下半身”和“垃圾派”的提法。个别追求自由歌唱,随意吟诵,也算是“百花奇放”了。所以对于诗,“一千个诗人,有一千种解释”,似乎诗应该有多种风格和流派。但是,作为一种文学样式,一种已在读者阅读审美心理形成了一定审美规范的艺术形式,难道就没有一个为诗人和读者所共同接受的审美空间?
  曾经与竹声的有醉君一起反对过“晕派”(我们戏言)诗歌。在他们看来,越是使人看不明白的诗、或者说越容易使人晕乎的诗,就越好。有醉君当时举了《八根火柴》的例子,用夸张的几何性质的理性叙述,来描写八根火柴所组成的一个图形,然而,没有一个人能猜出图形的样子。可是诗的语言美却出来了,毋庸置疑,对于忽视诗歌内在思想的作品,即便很有诗意,又有几首可以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呢?任何片面地、固执地去追求一种单一的东西,都是不可取的,我们不能忽视诗歌的形式美,更不能忽视诗歌的内在的思想性。晕诗,说白了就是蒙人。
  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些清新的诗歌,但这不代表我反对诗歌技巧,相反地,运用比拟、夸张、臆想、节奏等来创造一个意境,也是我的追求。我注重一个原则,一首诗中,不能句句出彩,有点睛之笔的诗反而更美,比如美人脸的痣,一颗就足够了,多了就成麻婆了,哈哈。再如蓝天上一朵白云显得飘逸,满天都是白云了,反倒是个阴沉的日子。
  时下,一些人“借用诗歌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打情骂俏,抑或孤芳自赏,把玩的氛围高过了学习与进步主张的氛围。”(引北城君语),现在想想,我想北城的忧虑是对的。诗歌虽不是神圣的语言,却也不是随便的自由。一味追求玩乐,不思进取,不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学习思考,是不会进步的。
  建议大伙在诗歌品赏过程中,首先要注意回复(交流),并在回复时多加批评,少些吹捧,多点解读,少些套话,多些严谨,少些游戏。当然,我并不反对网络本身的娱乐性。相反,我反对过于严谨的学风。这是辩证的。
  请朋友们说说自己的诗观,于已,算是总结提升的好事;于人,算是切磋互进的快事。各位畅所欲言吧!

                  王芥 
发表于 2009-7-12 02:04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诗是最通俗的文学体裁。
我的这一说法也许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批评,然而批评归批评,诗确实如此。
其通俗性第一体现在诗易记易背,是人们最乐意接受的语言载体,它轻便、灵活,短三言两语,长也不过四五十行,纵然现代诗动辄数十数百乃至千言万语,其实这些早已不是狭义的诗歌了,它们兼容了其它文体的因素。史诗是个例外,然而史诗恰恰是口口相传而留下来的。诗歌中有纯诗一说。中国古诗大多数为纯诗。
其二最少语体规范,是最自由的词语组合。我们阅读古文的最大障碍,是文言虚词,但在诗歌中很少使用虚词,大多是实词与实词的组合,这种实词与实词的直通,清除了思维的障碍,增强了其直接的链接,构成了所谓的形象而非逻辑的思维,使我们更接近词汇本身,从而更好地融会贯通,缩小了或者说浓缩了形意的空间,从而给理解以更多的可能性,使阅读成为个体的主观行为。我这样说并不否认诗篇作为独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,一首诗如果任人肢解,而没有独立确实的意思,这是诗和诗人的可悲。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林黛玉,但所有的林黛玉,都源于这个红楼梦本体。文章与小说因为太具体因而制约了读者的想象力,所以它们的通俗性反而要受到质疑。
其三诗的形式要求正是诗的通俗性的保证。它的押韵、节奏、对仗都来自于语言本身。它的凝练、集中、形象,也是语言本身所包含的属性。人类的审美直觉更多的倾向于个体的比较与局部的限定,否则就会造成审美的疲劳。泛诗歌的写作是对诗最大的伤害。
其四诗是最适合于交流的最便捷的方式。赠言,寄友,怀人,咏物,寄托,相思,……凡其一点即可成诗。诗是唯一可以点带面的。

(即兴想到了这些,先贴了上来。对于诗我时常真不知从何说起。)

评分

参与人数 1威望 +30 收起 理由
王芥 + 30 回贴

查看全部评分

发表于 2009-7-12 15:40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其四诗是最适合于交流的最便捷的方式。赠言,寄友,怀人,咏物,寄托,相思,……凡其一点即可成诗。诗是唯一可以点带面的。

呵呵,观云总是别出心裁。

我的诗观也很接近观云的,那就是诗其实很简单!是写诗的人将它弄得过于复杂了。它就是将一些人们常说的所谓的内容装在[诗]这个形式之中。
那么诗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呢?
当然是内容。不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诗,不同的诗结出诗人这个不同的果。人生的经历有大体的相同之处,所以便有大体相近的诗。因而诗是可以从内容上加以分类的。既然可以分类,诗就有事实上的高下之分与理性上的平等之说。不是所有的诗都是一样的,那种认为凡诗皆可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是谎话的自欺欺人。
或许你会说:“人的认识不同,对人生的价值取向便有所不同,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生命的本源上是一致的不分贵浅,高下。”这样问题就来了,如果充许据此立法,则杀人者皆说被杀者该杀,偷盗者皆说偷盗为当取。则人世便回到了生物界的弱肉强食,而无人性化的情感社会了。人与动物的不同之一,就在于人把物性的发情期加以量化,并将其形态转化为永恒的爱,注入人的一生及其人类社会。诗是人创作出来的,不是其它任何一种动物可以复制的。所以诗和人类社会有关。真善美、假恶丑,这一对词链并不是某些人阐述出来就可以成立并得到公认的。它们是人类文明(包括史前文明)构成的基因密码。它们是可以而且事实上也在任意组合。构成了真、善、美、假、恶、丑;真善美,假恶丑;真恶丑,假善美;真真假假……
诗人可以不计取舍,但读者是不可能没有取舍的,而所谓的诗家则必须首先有取舍,否则如何立论?
至于诗的第二要素当然是诗的形式了。没有形式的自由诗越写越容易,越写越丰盈,越写越离诗远去!至于诗的形式,诗的作者十有八九心里都是清楚的,并非那么玄妙。只是大家都这么自由地写了,我又何苦来着。可是我们都忘了,物质的属性——那就是居形而存在。人依据形而给万物命名。诗的形式消灭了,诗也将消亡。
第三要素当然是因人而易了。不同的作者,对于诗和人生的不同认识与不同追求,产生了不同的诗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威望 +30 收起 理由
王芥 + 30 在《说说你的诗观》中表述优异,特此奖励。

查看全部评分

发表于 2009-8-18 09:29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们不能忽视诗歌的形式美,更不能忽视诗歌的内在的思想性。
——赞赏!!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